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迈上4000亿元台阶 -凯发k8国际
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迈上4000亿元台阶
规上企业超2000家 年营收百亿级企业7家
2023年,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迈上4000亿元台阶。今年1月至8月,产业营收达到3170亿元,同比增长16.3%,全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。
9月25日,省政府新闻办举行“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,介绍我省突破性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相关情况。
省委军民融合办副主任周峰介绍,我省加速实施科技攻关,创新成果竞相涌现。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,全球最高端的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打破国外垄断,九轴六联动专用数控机床和搭载ai芯片的智能数控系统国际首创;全球首台全面划线机成功下线投入使用;院士领衔“湖北造”人形机器人研发攻关取得显著进展。在绿色智能船舶领域,700标箱江海直达纯电动集装箱船入选2023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;全球发电功率最大、储能水平最大的“三峡氢舟1号”实现首航;新型船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填补行业空白。在航空航天领域,我国首款载人飞艇“祥云”as700完成首艇交付;快舟11号中型固体运载火箭完成首次商业履约发射;全国首颗城市专用卫星“武汉一号”、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“珞珈四号”01星成功入轨;华科大“月球上盖房子”走进2024年央视《开学第一课》。在高端能源装备领域,我省页岩气开采装备研发水平国际一流、国内领先;锌铁液流新型储能电池、铁基液流储能系统依托工程获批能源领域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;湖北应城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成投运,储能规模等3项指标全球第一。
目前,全省高端装备规上企业超过2000家,航天三江等年营收百亿级企业7家,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达到85家。做优做强拳头产品,唱响湖北数控品牌,我省中高档数控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%,“湖北造”电动船舶核心动力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62%。壮大油气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,油气开采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近50%。(王际凯、许旷、贾雯钰)
更绿色、更高效、更智能
湖北高端制造产业“向新发力”
“快舟”将6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,高端五轴数控系统实现全面国产化,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衔接“货、航、船、港、闸”全要素……
9月25日,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“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新闻发布会透露,湖北正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,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。
擦亮快舟“金牌火箭”招牌
作为国内商业航天发射成功次数最多的企业,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近年来聚焦航天产业主责主业,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投入,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,积极牵引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提升。
该公司总经理舒孟炯透露,截至目前,快舟火箭已累计执行33次发射任务,成功将6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。
如今,位于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内的火箭产业园一期项目,已形成年产20发快舟火箭的总装测试及试验能力,建成华中地区规模最大、能力最全的液体发动机试验中心。公司依托孝感、宜昌等地航天成熟配套优势,已建立形成完备的运载火箭供应链体系。
据介绍,在固体火箭方面,火箭公司持续开展运载能力提升、降成本和型谱丰富工作,不断提升火箭性价比,更好地服务市场需求;液体火箭方面,加快开展快舟六号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研制工作。目前,公司自主研发的“鸣凤”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已完成多项热试车性能考核,实现关键技术攻关。此外,快舟火箭悬停飞行试验箭已圆满完成垂直起降试验。
舒孟炯表示,火箭公司将进一步擦亮“湖北造”快舟“金牌火箭”招牌,加快高可靠、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研制,到“十五五”初期建成基于快舟六号系列化的低成本空间运输系统,成为全国低成本空间运输领域的中坚力量。
高端五轴数控系统实现全面国产化
“我们‘三十年磨一剑’,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,研制的高端五轴数控系统已实现全面国产化。”
新闻发布会上,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说。
陈吉红介绍,近年来,华中数控在核心技术攻关上不断取得突破,他们对标国外先进的高档数控系统,研制的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在功能、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实现进口替代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华中9型智能数控系统是世界上首台搭载ai芯片的智能数控系统,首批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于数控系统,已在国内多家机床企业小批量配套应用。
重型数控机床是国产数控系统应用的短板。陈吉红介绍,武重集团和华中数控组建联合攻关团队,实现重型机床数控系统的国产化替代。正在实施的重型机床升级改造工程,将对28台重型机床的数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,并且联网组线,将成为国产重型机床制造领域的示范亮点。
“我们将继续加快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,以建设好武汉市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为契机,对标国际最先进产品,加快技术迭代,持续提升高档数控系统性能和可靠性。”陈吉红说。
优化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
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由湖北港口集团联合武汉、黄冈、荆州、宜昌等地政府投融资平台共同组建。公司致力优化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链,将围绕全生命周期服务,衔接“货、航、船、港、闸”全要素,实现多方合作共赢。
湖北长江船舶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许正山介绍,近年来,公司通过承办“制造翘楚”供应链产业链船舶工业专场对接会,促成上下游单位达成合作协议20份,引导入链核心企业370余家。在设计端,他们参与组建湖北省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业创新中心,围绕典型应用场景,设计研发标准船型。在制造端,他们参与宜昌船舶产业园智能仓储暨预处理产线项目,支持推广智能制造,助力船舶产业园区转型升级。在配套端,他们联合华电等能源企业,发起组建船用能源服务公司,推动船舶充换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。在融资端,他们与17家金融租赁机构达成合作共识,开展金融租赁、金融撮合等服务,谋划设立产业基金,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。
许正山表示,未来,企业将把握“两新”政策机遇,继续围绕全生命周期服务,助力政策红利惠及船舶市场主体,全力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新质生产力。(许旷、王际凯、贾雯钰)
扫描二维码
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